众所周知股票杠杆风险大吗,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物,他以“迫害狂”的外号闻名,被众多后人所铭记。他就是康生,曾参与了无数的迫害事件,令人发指。1980年,康生的罪行被揭露,但此时距离他去世已然超过四年。然而,即便在他谢世之后,他的骨灰仍被要求从八宝山移出,这无疑反映了人们对他罪行的愤怒与对他曾经暴行的强烈追责。尽管康生的名声如此恶劣,他却始终对于在文学和艺术界享有盛誉的郭沫若嗤之以鼻,令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郭沫若是一位在中国文化与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历史学家及书法家。他的成就斐然,曾担任副总理,风头无二,广受敬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文化名人,康生却选择了不屑一顾,尤其是对于郭沫若自认为很高的书法水平,康生更是毫无敬意,常常以轻蔑的态度面对。
虽然很多人对郭沫若的生平成就都有所了解,但对康生的艺术才能恐怕鲜有深入的认识。实际上,康生的艺术素养并不容小觑。他出生于山东诸城的一个显赫家庭,原名张宗可,自小便接受优良的教育,兼之聪颖过人,使得他在古文、考古及书法等艺术领域皆有深厚的造诣,田园诗书人家似乎是他命中注定的归宿。尤其在书法方面,康生的才华更是备受当时社会的赞誉,是公认的名家。
展开剩余66%那么,康生的书法水平究竟达到了何种地步呢?从人们对他的尊称“康老”中,我们便可窥一斑。康生在草书、隶书与篆书等多种书法形式上均有极高的造诣,特别是他的章草技艺,可谓恰到好处,令人叹为观止,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
但是,郭沫若也拥有不容小觑的才华,他在诗歌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至今仍为人称道,其许多诗作和文章甚至被纳入了教材中,成为一代代学子学习的范本。此外,郭沫若在书法方面同样颇有建树,故而在当时,大家将他与康生并称为“郭老”和“康老”,这样的称谓可见阶层与艺术地位的相互辉映。
然而,康生始终对郭沫若的工作与艺术地位心存不屑。他在职务上高出郭沫若一筹,且他自信地认为,自己的艺术造诣远超郭沫若,特别是在书法上,有趣的是,康生曾不无讥讽地笑言:“我用脚夹木棍也能比他写得好!”这种嘲讽不仅反映了康生的自负,还间接揭示了他为人之态,显露出其品格修养的缺失。在他眼中,似乎对郭沫若的轻蔑,仅仅是他骄矜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那么对其他人又该抱持怎样的态度呢?
随着康生地位的不断攀升,竟逐渐使他放松了对自我要求,走向了 downfall 的不归路。他对金石古玩的爱好可谓狂热,但其背后的手法却是令人发指——康生通过对他人加以诬陷,以此方便自己进行抄家,窃取他人的珍贵文物与字画。那时,被抄家搜出的文物都集中在文物管理处,康生便利用自己身份的便利,以欣赏文物为名借走,竟然是有借无还。他的身份与地位使得这些工作人员对追回文物无所适从,最终,他轻而易举地霸占了那些本应被正当保护的珍贵遗产。
如今人们提及康生,已然多是对他的“迫害狂”这一称号所记,而他当年在艺术方面的才华几乎被人遗忘。他在迫害他人的手段上,丝毫不亚于他在艺术方面的造诣。比如在1968年2月,他为了抹黑何长谦同志,竟然对其实施诬陷,扣上了“八国特务”的冤屈。而这一切,建立在何长谦复杂身世之上,何长谦曾因混血儿的外貌而得以渗透入日占区,积极参与抗战工作,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结果却遭受如此重创,令人痛心。所幸的是,康生最终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这也成为历史长河中值得警醒的教训。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富牛证券_杠杆配资网_交易配资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