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医新闻--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举办
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管理能力和质量提升研讨班
展开剩余88%8月2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的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师资培训项目——《2025年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能力和质量提升研讨班》,在宣武医院科学会堂召开。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综合考评部主任李鸣莉、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副处长石菁菁、浙江大学医学院继续医学教育中心原主任耿晓北、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原教育处处长周玉皆、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模拟医学中心主任李民、北京医学教育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部主任邢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管仲军以及北京地区36家培训基地、协同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400余名住培管理者和专业基地管理师资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宣武医院教育处处长王亚军主持。
石菁菁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北京市住培工作已经进入内涵式、跨越式发展阶段。2024年通过北京市住培基地强化评估和接受国家住培基地驻省评估,对北京住培管理进行了系统化梳理。针对驻省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目前北京市在进行积极整改,同时在横向评估基础上,结合抽查住院医师全程培训为主线的纵向评估,以期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和反馈,促进住培工作不断改进和提升。
管仲军代表医院感谢各位专家和师资的信任和支持,并向大家介绍了宣武医院的文化和教育理念。他指出住培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立医院功能使命的具体体现;住培质量是医疗人才队伍的根基,而管理能力与师资水平是撬动质量的支点。希望管理者都能够做政策的践行者,创新的开拓者,质量的守护者。
此次研讨班以“强管理、提质量、促发展”为核心,围绕政策落地、基地建设、师资队伍、过程管理四大模块展开,搭建住培管理的交流学习平台,助力住培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单元 住培政策篇
李鸣莉从全国层面介绍了住培基地评估的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努力的方向,重点在充分发挥优质资源效能、强化师资带教能力、保障住院医师临床实践权限以及数智化建设优化管理方面要加大建设力度,培养全周期复合人才,强化人文综合素质培养。评估不仅是“指挥棒”,更是“透视镜”,照见短板,更照亮前路。
耿晓北从高等医学教育和住培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方面介绍了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既有国家层面的基地数量及布局、资源匹配、制度保障,有培训基地层面的培训资源、培训实施、督导评估、师资管理等,也有专业基地层面的细则落实、胜任力导向、多学科融合、分层递进等。要求管理者既要有全局观念,又要深入到过程管理。
第二单元 基地建设篇
周玉皆对培训基地和专业基地评估指标体系的详细讲解,让管理者对每个条目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尤其对于其中的一些重点、难点,让大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培训基地和专业基地评估存在极大的关联性,医院层面建设到位和专业基地落实到位相互影响,对住培基地建设和改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李民详细讲解了绩效的概念、管理与考核、教学绩效管理标准、落实绩效标准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常见问题辨析,系统介绍了住培基地与专业基地绩效考核机制构建与实施流程,强调绩效考核是倒逼资源投入教学、让教学贡献者受益以及质量落伍者警醒的机制,从而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邢丽介绍了2024年国家驻省评估后北京市整改的总体方向和具体工作安排,尤其对协同基地管理、医教协同、轮转方案、过程考核等15个问题的整改思路,下一步重点对于教学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发挥教学小组作用、技能中心的课程体系建设、师资能力评价等方面开展专项督导。
第三单元 师资队伍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育处书记李颜从住培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基本情况、医院的核心举措,包括师资准入、培训、评价、激励以及建设成效几个方面分享了住培师资培养体系建设经验,通过建立系统化的师资培养路径,严格准入、模块化培训、多维度评价、以及激励闭环,不断提升师资带教能力和积极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育处处长刘婧通过模拟课程的发展之路、赋予模拟课程生命力、推动模拟课程的发展和医学模拟教育的变与不变四个阶段介绍了我国模拟医学课程的发展历史和未来方向。医学模拟教育正经历从模仿到原创、理念革新、研究驱动、AI融合的蓬勃发展,模拟医学要始终围绕临床需求,为培养卓越医师提供强大支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外科专业基地教学主任钱坤通过介绍AI改变医学教育格局、AI辅助教学系统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AI重塑医学教育的三大方向,智能教学、技能提升以及管理优化。同时强调要利用AI,不能依赖AI;AI是教育“加速器”而非“替代品”。作为住培管理者和住培师资,需要保持临床实践的本质属性。
第四单元 培训管理篇
北大医院教育处处长齐建光介绍了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特征与构成、胜任力评价三维框架以及胜任力评价体系建设及其理论基础。系统讲解了工作场所为基础的评价、程序性评价和反馈的内容和流程。同时介绍了北大医院儿科的EPAs指标、临床胜任力委员会、AI赋能胜任力画像等,形成了“评价-反馈-改进”闭环,也有效支撑了分层递进培养模式。
中日友好医院教育处处长李颖通过医院信息化建设实践,聚焦住培过程管理,提出五大难点,同时给出了相应的闭环解决方案。成熟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师资和学员教学参与度、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同时在高效管理的同时有丰富可观的数据积累,为教学科研和教学管理的进一步的改进提升提供了数据基础。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育处副处长陈丽芬介绍了住培分层递进培养模式的背景和历史发展、概念和内涵、传统培训模式的局限性以及宣武医院的初步实践经验。强调在分层递进的实施过程中,各基地应该逐步转变培训理念,以住院医师胜任力为导向,加强过程评价,实现分阶段目标,最终实现独立自信行医的总目标。
最后王亚军对此次研讨班进行了总结。国家住培的10余年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质量内涵建设已经成为住培发展的生命线,管理者的视野决定基地的高度,管理者的能力关乎培训的效能。以住院医师培训为中心,胜任力持续提升为目标,不断加强住培基地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探索更高效的培训方式,同时积极加强信息化赋能等已势在必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炒股有杠杆吗,希望广大“住培人”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共同担负起“为医者铸魂,为健康护航”的时代使命。
发布于:北京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富牛证券_杠杆配资网_交易配资网观点